滁州市围绕全省汽车产业整体布局,做好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合作——

强链壮群,激活新动能

文章来源: 安徽日报浏览量:发表时间:2024-06-11 15:34 责任编辑: 区政府信息中心
字体大小:【    】 打印

在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版图中,滁州市在新能源特种专用车、动力系统、底盘系统、零部件、动力电池及材料、氢燃料电池以及新能源汽车检验检测、技工人才培养等汽车后市场,报废汽车拆解回收利用等方面正构建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成为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一极、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

日前,记者走访滁州各地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和项目基地,感受千帆竞发的磅礴“汽”势。

挖掘“富矿”,布局产业体系

日前,记者在位于凤阳经济开发区的合众汽车年产30万套CTC一体化底盘及配套产业园项目现场看到,有多辆挖土机、混凝土搅拌机正在这里进行地基土方施工。

“合众公司自主研发的滑板底盘是目前最先进的新能源汽车底盘,各项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准,能够适用多种车型。”凤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军义告诉记者,该项目还支持高压快充技术,实现充电5分钟、行驶400公里。

近年来,滁州市聚焦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布局,围绕产业链上下游,持续招商引资,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目前,该市共有新能源汽车产业规上(限上)企业483家,居全省第三。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80多个,总投资约1800亿元。去年实现营业收入超600亿元、增长25%。

当前,滁州市国智动力电池等一批百亿级项目正加快建设,力神新能源电池、弗迪电池、卡罗特汽车KD件等一批重大项目已建成投产。该市还加强区域合作,深度对接上海、南京、合肥等汽车产业优势区域,建设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合滁合作园),举办宁滁汽车产业链供需对接、新能源汽车企业专场对接会等大型推介活动10余场,进一步打通上下游沟通渠道,支持嘉远专用车等重点企业扩大出口规模和开拓海外新市场。

培育“链主”,夯实产业结构

今年4月底,总投资18.3亿元的星恒电源年产4GWh锂电池项目在中新苏滁高新区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底竣工投产。该项目将满足市场对锂电池制造高精度、高速化、一致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需求。

作为比亚迪集团在滁州投资建设的年产100万辆新能源车用锂电池项目,滁州弗迪电池有限公司最新一批车载锂离子电池也经海关查验,顺利出口。

“我们公司是滁州市唯一一家车载电池出口商,产品主要出口到西班牙。滁州海关在企业申报、通关、税收征管等环节提供专业服务,专人帮助解决新能源类个性问题与实际困难。”滁州弗迪电池有限公司交付部海外业务员罗丁兰告诉记者。

围绕电池、电驱动和电控等新能源汽车“三电”,滁州市重点打造竞争力强的动力电池“链主”企业,提升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配套能力,构建了上游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生产,中游动力、储能电池电芯制造,下游应用型企业等全产业链格局,累计引进项目超90个,总投资超1600亿元,投产企业超50家。力神、国智、国科、弗迪、星恒、利维能、中能元隽等行业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到2023年底已实现产量10.61GWh,居全省第三。

滁州市专注细分领域,做强优势环节。专用车上,拥有浩淼安防、永强汽车、长久汽车等专用车生产企业17家,永强罐式改装车占据国内高端市场,浩淼消防汽车国内市场份额占比达25%。动力系统及零部件上,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及其关键零部件、汽车座椅电机、高强度紧固件、汽车减振器、汽车冲压零部件及相关模具等均有国内行业领军企业。

在后市场方面,位于凤阳县的滁州报废汽车循环经济产业园已成为我国再生资源行业主导园区之一。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国家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及汽车综合试验场项目已落户;卡罗特整套汽车KD件出口基地正积极寻求与整车企业合作,加大贸易出口。

目前,滁州市拥有新能源汽车产业战新企业130家、高新技术企业196家、专精特新企业90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0家。

平台赋能,优化产业生态

滁州市积极对接全省首个汽车领域专项供需对接平台,已推动135家企业入驻,占全省23.6%,居全省第一。此外,与吉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工大智谷(滁州)”“吉林大学(滁州)技术转移中心”。合工大与利拓智能签约合作项目,浩淼安防与滁州学院签约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截至目前,该市汽车行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4家、省级智能工厂2个、数字化车间21个,部分企业主导制定汽车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滁州市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基金和政策专项资金作用,目前新能源领域基金共计127.2亿元,其中2023年组建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基金6只,总规模40.1亿元。同时,一体推进市、县、乡三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新建充电桩11375个,实现充电桩保有量33472个,接入省级监管平台充电桩2643个。其中,新增公用充电桩1807个,完成率225.88%,居全省第三。

该市还积极促进汽车消费、优化引才育才,支持滁州高职院校汽车产业相关专业建设,重点打造双师型、专家型实训指导教师,订单式培养专业技术型汽车产业人才1000余人。围绕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举办院士才企对接会、“千企百校行”专场招聘会等活动,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围绕汽车产业组建了汽车模具研究中心、先进制造研究中心两个研发平台。记者  罗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