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3191906/202311-00024 | 信息分类: | 意见征集 |
---|---|---|---|
内容分类: | 其他,商贸、海关、旅游,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个人 | 发布机构: | 宿州市埇桥区文化和旅游局 |
成文日期: | 2023-11-20 | 发布时间: | 2023-11-20 16:57 |
文号: |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 有效性: | 有效 |
废止时间: | 暂无 | 关键词: | |
名称: | 【公众征集】关于面向社会公众征求《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彰显埇桥魅力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区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相关意见建议的公告 | ||
审核人: | 初审:于杰     复审:年峰艳    终审: 王霖 |
为繁荣文化发展,深化文旅融合,彰显埇桥魅力,擦亮埇桥品牌,推进埇桥区文化和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埇桥区文化和旅游局起草了《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彰显埇桥魅力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区的实施方案》,现将《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彰显埇桥魅力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区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广泛征求社会大众意见建议。
您可在2023年12月19日之前将自己的意见或建议通过邮寄信件或者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提交。所提意见,请说明具体理由和依据,反映情况的书面材料或者电子邮件要签署真实姓名,并提供联系电话和通讯地址,否则不予受理。
衷心感谢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通信地址:宿州市埇桥区淮河东路167号(康居苑南门1#三楼)埇桥区文化和旅游局,邮政编码:234000
电子邮箱:yqwhgov@163.com
咨询电话:0557-3022301
埇桥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3年11月20日
附件:《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彰显埇桥魅力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区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doc
《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彰显埇桥魅力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区的实施方案》的起草说明.doc
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彰显埇桥魅力
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区的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彰显埇桥文旅魅力、讲好埇桥文化故事、探索埇桥旅游模式,提升全区旅游业现代化、品质化、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区,更好发挥旅游业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美好生活中的支撑作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会议精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旅游目的地示范引领、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示范、以实施旅游能级提升、旅游消费促进、旅游品牌传播、旅游服务升级等“六大工程”为抓手,做精产品、做足特色、做优服务、做大规模,努力将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埇桥注入强劲动力。
2.总体布局。充分发挥我区旅游资源优势和特点,着力构建“一城一环一路三带”总体发展格局,即:立足全域旅游导向,紧紧抓住中心城区发展,发挥好宿州古城在全域旅游中的中心带动作用;依托各镇旅游资源、文化优势,打造多个特色旅游集聚区,加快构建城郊生态乡村休闲大环线;以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山水田园等为主要特色,辐射带动南北高品级生态康养与休闲运动旅游资源发展,把符离大道打造成连接宿徐的“一号旅游公路”。以水脉、文脉为经络,依托新汴河景观带、宿州大道等路网,打造以城市休闲与主题游乐为主题的旅游集聚带;深度挖掘红色文化、主题乡村资源,以新206国道为主线,打造埇东北红色文化与户外拓展轴带;重点围绕南部镇,培育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示范,打造埇南田园生活与乡村旅游轴带,推动全区景区景点“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形成点上有风韵、线上有风光、面上有风景的文旅度假目的地节点城区。
3.主要目标。到2025年,力争全区年接待游客达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75亿元,相关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到2027年,全区旅游产业实现多业态融合发展,建成一批富有文化、品质优良、体验丰富、绿色智慧的旅游项目,年接待游客超过1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0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
二、实施旅游目的地示范引领工程
4.开发重点旅游资源。加强科学规划统筹、重点项目引领,充分挖掘全区“历史与文化、村庄与生态、民俗与风情”等特色资源,着力开发具有生命力的大众旅游产品、具有体验性的互动旅游项目、具有创意性的文旅融合业态、具有吸引力的节庆赛事活动、具有乡土情的乡村旅游精品、具有竞争力的文旅基础设施、具有感召力的服务质量标杆。深入挖掘“地文、水域、生物、气候、遗址、古迹、建筑、设施”等资源品类,有机引入“商、养、学、闲、情、奇”等业态元素,以全域旅游视角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牵头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发展改革委员会;配合单位: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
5.建设传统文化示范项目。积极参与中华文明探源、考古中国等工程,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小山口和古台寺考古遗址公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实施,推动陈胜吴广起义遗址、赛珍珠纪念馆等文物保护单位活化传承利用,推出闵子祠·墓、皖东北抗日根据地旧址等一批孝贤、红色文物宜游点和主题游径。(牵头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员会,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提炼“运河文化、红色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标识,充分挖掘“诗词文化、戏曲文化、孝贤文化”及其衍生的埇桥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增强埇桥旅游体验的文化底蕴,打造埇桥人文旅游品牌。(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区文联、区文化和旅游局,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推动埇桥马戏、埇桥曲艺等埇桥地域特色文化及其衍生的文化元素和文创产品,融入旅游街区、景区、酒店(民宿)、线路等,让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全过程中体验埇桥文化的独特魅力。建设埇桥区非遗展陈展销馆推动埇桥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互动性展陈展示。(牵头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区委宣传部,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
6.建设红色传承示范项目。摸排梳理革命文物资源,申报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项目。传承弘扬淮海战役精神,创作一批红色艺术精品力作。聚焦淮海战役、皖东北抗日革命根据地等党史军史故事,抢救性保护一批革命文物与历史遗产地,扶持打造一批红色历史文化记忆场馆,做好革命文物陈列展览与宣传传播工作;加强红色旅游景区、基地、精品线路创建,打造全区代表性的红色文化之旅。(牵头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配合单位: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
7.建设生态休闲康养示范项目。引进异地养老、候鸟式养老、疗养式养老、田园式养老等品牌经营企业,依托埇桥丰富的森林、田园、山水、中医药集中种植区等特色资源,建设五柳景区、老海寺森林公园、乾山文旅康养、永镇农旅康养示范园等一批生态绿色康养示范项目,因地制宜创建一批天然氧吧和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打造“医、养、游、健、学”全链条休闲空间。(牵头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员会、区民政局、区林业中心、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区教育体育局、区气象局,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挖掘推出千年古城文化之旅、美丽田园休闲之旅、埇桥红色之旅、舌尖美食之旅等一批古镇古村、山水林湖等精品休闲节点和美食游、夜间游、生态游、康养游等特色线路,不断增强相关产品的吸引力、带动力。(牵头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林业中心,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
三、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
8.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主攻方向,统筹谋划、一体推进、重点突破,加强休闲旅游发展、和美乡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推动更多具备条件的村庄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依托埇桥自然风貌、人文环境、交通优势、乡土文化等资源禀赋,把握定位差异,坚持错位发展,推动埇桥打造独具魅力的城区近郊乡村旅游目的地,举办汴河流韵·苏鲁豫皖四省曲艺展演、乾山庙会等活动,推动结合特色节庆、文化民俗打造乡村旅游发展的典范;鼓励各镇街因地制宜,积极开发农业观光、农耕体验、农事节庆、民俗演艺、采摘垂钓等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打造一批农业大地景观、平原田园风情、果园林海花海等特色旅游品牌。(牵头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乡村振兴局、区林业中心,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
9.做强乡村旅游品牌精品。推深做实《宿州市埇桥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优选彰显徽风皖韵具有皖北田园风光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打造1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级重点村、10个市级重点村,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项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牵头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乡村振兴局,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积极招引乡村民宿项目,打造特色鲜明的民宿产品,按照安徽省民宿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实行民宿证照办理联审联批机制,创建提升一批等级民宿。(牵头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区消防救援大队、市公安局埇桥分局;配合单位: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将符合条件的旅游民宿纳入疗休养活动住宿范围。(牵头单位:区总工会;配合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发挥符离集烧鸡、夹沟香稻米等地理标志产品优势,培育以塔桥明利农业公司猕猴桃采摘园为代表的一批“后备箱”基地,促进特色农产品就地销售就地增值,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牵头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乡村振兴局、区商务局、区林业中心)
10.提升乡村旅游运营水平。鼓励国有(集体)投资平台、知名旅游企业、社会资本,通过租赁、联营、委托管理、设计施工运营一体化等模式,深度参与乡村旅游运营。以经营主体为核心,推动建设一批增收机制完善、示范带动力强的休闲旅游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点)、现代农业庄园等,鼓励因地制宜培育农业节事活动、星级农(林、牧、渔)家乐等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品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村集体和村民入股乡村旅游合作社、旅游企业,通过股份合作、就业带动、保底分红,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牵头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乡村振兴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
四、实施旅游能级提升工程
11.持续提升景区发展能级。遴选五柳景区、关湖音乐主题村等2个重点景区,实施“一景一案”改造提升。实施景区景点解说词标准化规范化提升行动,创建打造一批“席地而坐”景区景点。推进文化场馆优化旅游功能,积极创建A级旅游景区。深化政企联动、区镇(街道)联动,加强多层次合作,开发山地、滨水、城区、乡村休闲度假产品,做好本地游、小众游、休闲游和旅游生活化、健康化、品质化等消费新常态。引进、培育景区和度假区运营公司,通过租赁、托管、回购、兼并重组等模式,盘活闲置低效资源,提升要素配置效能。到2027年,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1处。(牵头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
12.持续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实施重大旅游项目带动战略,强化“双招双引”,挖掘优质文旅资源,布局建设白居易古镇、高皇山小黄山等标志性、引领性旅游项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将旅游重点项目推荐纳入省重点项目清单,建立全区旅游重点项目督查调度机制,完善区级旅游重点项目清单,组织区领导分类联系调度,及时协调立项、审批、用地、资金、政策等方面难题。城乡建设、水利、农业、林业等项目规划建设充分考虑旅游功能。(牵头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员会、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区林业中心,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
13.持续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积极筹建区文化和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引导涉旅国有平台公司,做强做优做大,提升旅游领域“运营造血”能力。支持文旅企业战略性并购和品牌化经营,到2027年培育年营业收入超亿元文旅企业1家以上。(牵头单位:区国资委;配合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扶持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专营机构、特色旅游企业加快发展,引导中小微旅游企业向“专精特新”型迈进。(牵头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区商务局、区经信局、区地方金融监管局)
14.持续强化产业“双招双引”。开展旅游资源普查和产业调查分析,着眼延链、补链、强链,储备和推介一批优质文化旅游体育、数字创意产业项目。联合投融资机构、研发机构、行业商协会,集中力量引进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群主”“链长”企业、新型文旅企业。重大项目“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牵头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发展改革委员会、区经信局、区商务局、区教育体育局、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
五、实施旅游消费引导促进工程
15.延伸旅游产业链消费链。顺应旅游消费升级和发展阶段变化,积极发展周边游、近郊游、短途游、微度假等新业态。适应人口老龄化,扩大优质“银发族”旅游产品供给。配合开展“皖美好味道·风味宿州”活动,宣传推广经典名菜、特色小吃、体验店铺、主题街区和美食线路品牌,促进旅游、餐饮消费。(牵头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商务局、区民政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招引全国优质连锁酒店品牌,鼓励新建新评、升级改造星级饭店和乡村民宿等。通过创新创意设计,遴选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工艺品、纪念品和获得地理标志驰名商标等认证的特色文旅商品。(牵头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区商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经信局,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
16.打造旅游新业态新模式。推广“商业+旅游”模式,大力发展夜食、夜购、夜游、夜娱、夜读、夜展等业态,推动演艺进景区、进街区、进综合体常态化演出,重点培育宿州老街巷记忆、商业综合体夜游经济等一批新型文化旅游商业消费集聚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发展深夜食堂、夜读空间等精品夜游活动,点亮夜间消费场景。(牵头单位:区商务局;配合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推广“体育+旅游”模式,打造汽车赛事、汽车文化、露营休闲等品牌活动,举办马拉松、篮球赛、网球大赛等赛事活动,争创一批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牵头单位:区教育体育局;配合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推广“科技+旅游”模式,深度挖掘科技创新、科教场馆,加快推动科普游,建设一批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牵头单位:区科技局;配合单位:区委宣传部、区科协、区文化和旅游局,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推广“工业+旅游”模式,深度挖掘沱河历史文化街区工业遗址和现代工业资源,建设一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牵头单位:区经信局;配合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推广“X+旅游”模式,积极发展新业态,打造一批体验式、互动式“网红打卡地”。(牵头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员会、区商务局、区教育体育局,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
17.提升旅游便利化快捷化。全面落实带薪休假、职工疗休养制度,鼓励弹性作息,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牵头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区总工会)建立健全研学旅行制度体系、课程体系,优化研学旅行客源团队备案监督机制,拓宽中小学研学旅行、劳动实践覆盖面。(牵头单位:区教育体育局;配合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持续举办“520”埇桥文旅惠民消费季等活动,创新文旅惠民措施,通过发放消费券和鼓励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民宿)、旅游演艺场所实行价格优惠等方式,促进淡季和非周末旅游消费。不断提高全区旅游消费场所移动支付和互联网购票覆盖率,推进长三角居民服务“一卡通”在旅游观光、文化体验方面实现“同城待遇”。(牵头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区商务局、区交通运输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
六、实施旅游品牌传播工程
18.强化传播策划。聚焦扩大“黄淮明珠 孝贤埇桥”品牌影响力,瞄准300公里交通圈重点客源市场,策划重大营销推介活动,组织区域性文旅展会,讲好“埇桥故事”。借助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媒体等传播平台和渠道,建立品牌传播矩阵。扩大新媒体传播,强化短视频、图文精准投放,策划破壁出圈引爆点,促“网红”变“长红”,变“流量”为“留量”。(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
19.强化创新营销。加强原创IP营销,引导扶持主题创作与创意植入相结合,充分利用文学、影视等多种艺术形式打造埇桥旅游热点。加强消费体验营销,精准策划营销卖点,通过邀请网红打卡体验、设置互动话题等方式开展互动式兴趣营销。加强科技场景营销,探索借助元宇宙、扩展现实(XR)等新技术新形式,优化旅游项目虚拟体验、智慧体验,推进虚拟与现实相融合的体验营销。(牵头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区委宣传部、区科技局)
20.强化引客行动。建立上下联动、区域联合、政企互动的市场开发工作机制。运用大数据技术,精准分析客源,优化引客策略。深化地区间政商企多层次合作,推进产品互联、游客互送,深度开发长三角客源市场,大力开发淮海经济区和中原经济区客源市场。贯彻执行《宿州市旅游市场系列奖补政策》,加强与省内外大型旅行社合作,引进更多来埇过夜游客。依托合作交流城区、区域协作联盟、行业商协会、连锁旅游企业等,组织开展市场开发活动。(牵头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委、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区工商联、区投资促进中心)
21.强化品牌打造。依托符离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品牌效应打造烧鸡产业博物馆,对烧鸡传统制作技艺、饮食文化、民风民俗等文化遗产进行搜集、研究和整理,收藏展示烧鸡历史、技艺、传承等相关实物、资料,充分挖掘符离集烧鸡历史文化品牌内涵。(牵头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
七、实施旅游服务升级工程
22.进一步提升交通便捷化。有序开通旅游班车、旅游直通车等公共交通产品,丰富省内至埇桥的旅客联程运输服务产品,提升各地游客来埇便捷度。畅通交通干线与乡村旅游区“最后一公里”,打造主线联通、支线成环、末端通达的慢游交通网络。顺应自驾游发展趋势,加强路景融合升级改造,加快“皖北天路”等旅游风景道建设。支持运输企业开发特色旅游专线、主题型专线等交旅融合产品。支持汽车客运站利用场地资源与旅游景区、旅行社合作,依法依规开展游客集散服务。(牵头单位:区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
23.进一步提升服务智慧化。实施数字赋能行动,加强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打造高水平直播和短视频基地、高沉浸式产品体验展示中心,满足虚拟现实(VR)旅游、数字场馆等多元消费体验。为“学习强国、游安徽”等APP提供埇桥文旅优质内容,推进旅游数据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培育一批5G+智慧旅游应用场景和示范标杆。加强文旅、公安、交通、气象等部门数据整合,及时发布重点旅游景区、重要旅游节点等实时游客量、道路出行、气象实况和预警等信息。(牵头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市公安局埇桥分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气象局,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
24.进一步提升监管精细化。提高旅游产业发展法治化水平,提升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完善投诉统一受理与快速处置、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机制,筑牢旅游安全底线。深入推进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和信用体系建设,有力曝光旅游不文明信息,引导广大群众进一步增强文明旅游意识。加强旅游市场的监督管理,坚持做到文明经营、温馨经营、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安全经营,持续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支持旅游行业协会完善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加强导游、讲解员业务能力建设,引入智能化讲解设备,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导游解说服务,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牵头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区文明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应急管理局、区民政局)
八、加强政策支持
25.强化资金支持。区财政每年统筹安排支持旅游发展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主要用于景区景点设施提升、政策兑现、文物保护利用、非遗传承利用、乡村旅游发展等。(牵头单位:区财政局;配合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
26.强化融资能力。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项目申报发行政府专项债券,提升旅游项目资产证券化水平。(牵头单位:区财政局;配合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地方金融监管局)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基础设施申报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员会;配合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针对行业特点,做深做实旅游及文创、民宿等投资项目,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化信贷产品和服务,并将企业所获荣誉纳入授信评价,提高信贷额度,降低融资成本。拓展保险服务覆盖面,鼓励保险机构研发创新旅游保险产品。(牵头单位:区地方金融监管局;配合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区财政局)
27.强化用地保障。将旅游项目发展用地纳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分级分类保障。可将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中预留的不超过5%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用于支持乡村旅游等项目建设。适应乡村旅游用地需求,建立健全村庄规划留白制度,为暂不确定具体范围的旅游及配套项目预留空间和指标,根据建设需要及时办理用地和规划许可手续。旅游项目中属于自然景观用地及农牧渔业种植、养殖用地的,不征收、不转用,按现用途管理。(牵头单位: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配合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保障重点旅游项目使用林地定额,依法依规办理林地使用手续。(牵头单位:区林业中心,配合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
28.强化队伍建设。将旅游人才纳入各级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纳入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和紧缺人才、高层次人才认定相关工作。探索建立旅游人才激励机制,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组建旅游业发展智库和专家库,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牵头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区教育体育局、区文化和旅游局)探索“校村共建、企村结对”机制,建立乡村旅游辅导站,引导院校专家、乡村运营者等驻点指导、结对帮扶。(牵头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
九、加强组织领导
29.健全领导机制。成立宿州市埇桥区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区工作领导小组,区委书记、区长担任组长,区委、区政府有关负责同志担任副组长,区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根据工作推进情况适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统筹协调研究全区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重点项目、重大事项,办公室设在区文化和旅游局。每年以区委、区政府名义召开一次全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区直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各镇街(园区)充分参与,加强政策供给和业务指导,做好组织协调和责任落实,形成推动全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合力。(牵头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区直有关单位,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
30.强化考核机制。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纳入区委对各镇街(园区)、区直有关单位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和区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牵头单位:区委组织部、区政府办公室;配合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分年度制定目标任务和行动计划,加强工作调度和评估督查。(牵头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区政府办公室、区委督查办)建立健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统计体系。(牵头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区统计局)
《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彰显埇桥魅力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区的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
一、背景依据、起草过程
(一)背景依据
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彰显徽风皖韵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省的意见》(皖发〔2023〕12号)。7月29日,高规格召开了全省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省委韩俊书记出席并讲话,就创新思路举措,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省,作出部署和安排。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中共宿州市委、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彰显宿州魅力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市的实施意见》(宿发〔2023〕11号)。9月14日,召开了全市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市委书记杨军出席并讲话,就激活旅游资源,深耕文旅融合,优化消费供给,奋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旅度假节点城市,作出安排和部署。
(二)起草过程
为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彰显埇桥文旅魅力、讲好埇桥文化故事、探索埇桥旅游模式,提升全区旅游业现代化、品质化、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区,更好发挥旅游业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美好生活中的支撑作用,我局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牵头起草了文件,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旅游目的地示范引领、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示范、以实施旅游能级提升、旅游消费促进、旅游品牌传播、旅游服务升级等“六大工程”为抓手,做精产品、做足特色、做优服务、做大规模,努力将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埇桥注入强劲动力。
二、主要内容
《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彰显埇桥魅力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区的实施方案》参考省、市政策文件统筹编写,共九大部分、30项工作。
(一)总体要求:指导思想,结合省市政策原文,优化编写;总体布局,结合我区工作实际,着力构建“一城一环一路三带”总体发展格局,【抓住中心城区发展;构建城郊生态乡村休闲大环线;把符离大道打造成连接宿徐的“一号旅游公路”;打造旅游集聚带、埇东北红色文化与户外拓展轴带、埇南田园生活与乡村旅游轴带】;主要目标,【到2025年,力争全区年接待游客达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75亿元,相关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到2027年,全区年接待游客超过1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0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
(二)实施旅游目的地示范引领工程:对照省市政策板块条目,结合我区工作实际,优化撰写;开发重点旅游资源、建设传统文化示范项目、建设红色传承示范项目、建设生态休闲康养示范项目。
(三)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对照省市政策板块条目,结合我区工作实际,优化撰写;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做强乡村旅游品牌精品。【打造1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级重点村、10个市级重点村、创建提升一批等级民宿、培育一批“后备箱”基地】、提升乡村旅游运营水平。
(四)实施旅游能级提升工程:对照省市政策板块条目,结合我区工作实际,优化撰写;持续提升景区发展能级【到2027年,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1处】、持续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挖掘优质文旅资源,布局建设白居易古镇、高皇山小黄山等标志性、引领性旅游项目】、持续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到2027年培育年营业收入超亿元文旅企业1家以上】、持续强化产业“双招双引”。
(五)实施旅游消费引导促进工程:对照省市政策板块条目,结合我区工作实际,优化撰写;延伸旅游产业链消费链、打造旅游新业态新模式【推广“商业+旅游”模式、“体育+旅游”模式、“科技+旅游”模式、“工业+旅游”模式、“X+旅游”模式】、提升旅游便利化快捷化。
(六)实施旅游品牌传播工程:对照省市政策板块条目,结合我区工作实际,优化撰写;强化传播策划【扩大“黄淮明珠 孝贤埇桥”品牌影响力】、强化创新营销、强化引客行动、强化品牌打造【依托符离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品牌效应繁荣烧鸡产业】。
(七)实施旅游服务升级工程:对照省市政策板块条目,结合我区工作实际,优化撰写;进一步提升交通便捷化、进一步提升服务智慧化、进一步提升监管精细化。
(八)加强政策支持:对照省市政策板块条目,结合我区工作实际,优化撰写;强化资金支持【区财政每年统筹安排支持旅游发展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主要用于景区景点设施提升、政策兑现、文物保护利用、非遗传承利用、乡村旅游发展等】、强化融资能力【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项目申报发行政府专项债券,提升旅游项目资产证券化水平】、强化用地保障、强化队伍建设。
(九)加强组织领导:对照省市政策板块条目,结合我区工作实际,优化撰写;健全领导机制【成立宿州市埇桥区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区工作领导小组,区委书记、区长担任组长,区委、区政府有关负责同志担任副组长;每年以区委、区政府名义召开一次全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强化考核机制【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纳入区委对各镇街(园区)、区直有关单位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和区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